NEWS
时间:2018-09-14 13:43:31 来源: 作者:
很多人都知道广告法中对类似“最××”等极限词汇的限制,杭州方林富炒货店的“最”字案已经为大家普了一次法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第九条第三款特意列明了广告不得使用“国家级”、“最高级”、“最佳”等用语,嘉兴的周先生很清楚这一点。但是一不留神,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宣传活动中,还是用上了“最优质”的字眼。
专抠宣传语中极限词汇 开口就要几百上千封口费
周先生专门经营针对展品的道具生意,线上线下都有店铺。产品刚在网店推出不久,“最优质”字眼就被人盯上了。今年5月,有买家在周先生的网店下了订单,没等发货就申请了退款。
对方投诉产品使用“最”字打头的极限词汇夸大宣传,还索要1000元“封口费”,否则就要向网购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举报。
周先生很紧张,夸大宣传不是小事,一旦被认定,罚款不是小数目。“我们赶紧把广告里的极限词汇去掉了,但对方说已经拍照取证,因为怕惹来麻烦,权衡之下还是给钱了。”
本以为此事就此了结,不料同一个月,又有买家以同样的理由来要钱,这次投诉的是“高贵”一词。对方甚至还发了一张写好的举报信截图,要求500元“封口费”。周先生极不情愿,但抱着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的心态还是给钱了。
所谓工商部门投诉“截图” 全是通过PS方式伪造的
“这个情况怎么看都不像是维权,像是来讹钱的。”两个买家套路如此一致,周先生觉得自己可能是被人盯上了,他最终选择报案。嘉兴南湖警方随即展开调查,并得到了阿里巴巴公司的大力协助。
经过调查,警方发现,这背后还真隐藏着一个敲诈勒索团伙。7月12日,3名嫌疑人吴某、陶某和刘某落网。他们都是年轻人,来自温州,高中或大专学历。他们在网上搜寻产品宣传,一旦发现“极限词汇”就先截图,以秒拍秒退的方式形成订单,再以商品存在违反广告法极限词规定的理由投诉商家。
他们还会上传在工商部门投诉的截图,并引导商家转移到电商平台外的聊天工具上“谈判”,事实上,这些截图全是通过PS方式伪造的。
民警表示,“他们并非真正维权,而是打着维权的旗号,大规模对商家进行恶意投诉和威胁。商家是否违反广告法,应当由工商部门来认定。”今年以来,3名嫌疑人在网上已经累计“投诉”9000余次,涉及商家近9000家,非法获利金额尚需进一步核查。
今年消保投诉一半是职业索赔 其中七成是极限用词
警方还特别提到一点,在这起案件中,浙江地区的受害卖家中报案的寥寥无几,绝大多数都是抱着“花钱消灾”的心态,甚至一些卖家在接到警方电话后也不肯主动配合调查取证。“从办案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角度,还是要提醒大家在遇到同类事情时第一时间报案。”另外,网购平台卖家应以自律为前提,不要出现夸大宣传、虚假宣传等违规情况,以免授人以柄,网购平台也要加强自身审核,督促商家诚信经营。
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消保处收到的投诉中,有一半以上涉及到职业索赔,而这其中,又有70%是针对广告法中极限用词的职业索赔。“杭州是国内较早意识到职业索赔这个问题,也是较早采取措施的城市。因此,近两年职业索赔的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,去年的职业索赔量较前年减少了一半左右。”
“我们会在接待过程中,根据投诉人以往的投诉记录来判断,是否有职业索赔的嫌疑。比如,一个投诉人一年中有几百件甚至上千件投诉,极少有或者没有成交记录,投诉的商品基本为同一类商品,那么他的嫌疑就很大。”这位负责人介绍,“我们会对这类投诉走行政通道处理,同时与第三方电商平台保持信息上的沟通,以确保卖家和消费者的权益。”此外,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也与公安、法院、物价等部门协同合作,积极减少职业索赔类投诉的发生。市场监管局消保处也想提醒广大卖家,实事求是地标注自己的商品、不打花里胡哨的广告,提高商品品质、合理定价、做好服务,才能避免被这些职业索赔人抓了把柄、钻了空子。